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至十五,是福建省连城北团一年一度的“游大粽”客家民俗活动,现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村民已开始制作大粽↓↓↓
@摄影 马卡毅 吴健衡
北团镇上江村民的游大粽用上万片粽叶缝制粽衣。
就连小萌娃也在一旁帮忙,为家乡民俗游大粽出一份力~
将一百多斤糯米裹粽,制作成近1.6米高的笋状大粽;大粽须蒸煮后,再用金箔纸包裹,贴上吉祥纸花。
另包上百个指头大小的公母小粽,挂在大粽尖端,出游时神铳鸣锣开道,两棚大棕、龙凤旗、花灯、古事棚等列队沿着田间小路、村中巷道游行,一路吹打,浩浩荡荡。
……………………
回顾往年游大粽精彩瞬间↓↓↓
@摄影 连城网 连城影像协会 张铭 罗夏玲 综合搜艺搜 紫竹林畔
北团“游大粽”:
北团游大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康熙初年,距今有300多年了。北团游大粽是连城县北团镇上江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村民挑选一个好日子,抬着几个特制的大粽子,在村、镇之间游行,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每当游行完毕,四邻妇女到“福”手家(制作大棕的家庭)讨小棕,想生男孩讨公棕吃,想生女孩讨母棕吃,大棕则分给村民酿酒,家家由此开始备酒闹春耕,准备夺取夏粮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