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慢慢适应因为疫情的变化,马来西亚随着世界的脚步逐步放开了,人们有了选择自己如何应对新常态的生活方式。繁华只在转角,选择焕发新生。
在香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却有着这一周最好的蓝天和阳光,当飞机从跑道升空,窗口下的大屿山很快就呈现出了全貌,即便只是看到在淡蓝色的海面上散落的小岛屿,都引得我们心情激动,直到景色被云层阻隔,我们才在座位上休息。
飞去马来西亚陆地一段时间,刚过彭亨附近,因为气流引起的机体震动,引得我们从浅睡中醒来,从窗口往外看,一片白茫茫。然而继续飞近吉隆坡时,云层有所减弱,到达机场附近的马六甲海峡上空,甚至云层都消散露出了阳光,然而这片海似乎没有香港外海的散落的小岛那种浅蓝,而且海峡中除了大型货轮,没有散落的小岛,除了海水就别无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第一天的行程只有航班和机场,吉隆坡转机兰卡威,需要KLIA2等待一段时间。对比香港国际机场的冷清,这里其实相对热闹,人流密集度相对高,只是作为AIRASIA国内航班的航站楼,店铺本来就不多,要在这里等待登机是一个比较无趣的地方。刚刚降落的时候,天色还是浅浅的乌云,我们第二程的航班却不断延误。入夜,还下起了大雨。将近晚上九点,才终于看到前置航班的飞机到达,这个是本来预计到达的时间,然而我们还在登机口看着打在玻璃上的雨点。将近晚上九点半,终于可以登机。晚上十一点多,终于到达兰卡威的酒店CASA DEL MAR,我们是当天到达的最后一组游客,但是依旧有职员为我们准备了WELCOME DRINK,为我们介绍了房间的设施。房间里面还准备了一些零食和水果,都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一个有地中海风格的私人小庭院,房间内也有南洋风格的吊扇,偌大的空间,整体令人感到舒适,只是整洁程度可以略微提升。
第二天的早上,从落地玻璃往外看就是PANTAI CENANG,虽然中间隔着酒店的泳池和草坪,天灰色中略微带一点浅蓝。房间里都能听到外面鸟儿的啼叫,酒店外面的沙滩可以直接走出去,早餐前先踏足一下,这里的沙不算洁白,也不太平整,所以玩海上摩托等各种海上运动的人更多。
在海风吹拂的半露天餐厅享受一个半自助早餐,品种虽然不如传统五星级酒店的自助早餐丰富,但是基本款式也是一应俱全。各式主菜随便点,主菜的份量都不大,叫上两三份都不会太饱,整体味道还算接近酒店的出品,还有一些自家制面包,冰镇鲜榨果汁,现点现切水果。兰卡威的环境似乎就是会使得人慢下来,悠闲地享受着海,声,自然,这里的人做事都不会太快,路上的车不多,车速也不会被提升多少,明明只有一两桌游客的餐厅,也需要耐心等待菜品出炉。当我们以为随着太阳升起,云会消散更多,用完早餐,居然下起了一点雨。
本日计划行程系SKY CAB,结果到步才看到通知因为强风而关闭,现场已经有很多游人在聚集却没人能登顶。没有缆车是没法上去SKYBRIDGE的,然而这里其他景点的门票也是和SKY CAB一齐捆绑销售的,结果很多人只能在地面所谓ORIENTAL VILLAGE的主题建筑群游荡一下,这里远离主要的酒店区域,这样的安排的确令大多游人措手不及,包括我们。游荡了这个不大的地方一小段时间,发现VR UNIVERSAL玩VR游戏的价格也算便宜了,可以一次体验4种风格的游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SKY CAB的停运导致地面稍微有趣的项目都人满为患,想要体验VR,职员说要等二个小时以上才能体验。
我们在来程的路上,经过一个类似游艇码头的地方,我们决定在等待的时间中去一探。这里是一个游艇码头,由TELAGA HARBOUR MARINA和PERDANA QUAY包围着,沿着整个码头都有步道围绕着海边可以行走,行走的人很少,我们从TELAGA HARBOUR MARINA开始几乎绕了整个码头一圈,一直走到PARADISE 101 LANGKAWI的码头。虽然没有计划前往这个小岛,还是在码头上流连了一段时间,远眺小岛,静坐秋千,不知不觉间渡过一段被海风吹拂的时光,直到肚子有点饥饿的感觉。
回到PERDANA QUAY,营业中的店铺不多,THE LOAF白色的店铺风格吸引了我们,主打面包的餐厅,我们也选了一款和面包有关的出品,牛肉汤的味道不错,面包表面也很香脆,汤渗透到面包底,略微湿润,更添美味。
回到VR UNIVERSAL,终于如愿可以玩上令人感官刺激的游戏,原来每一组游玩者,都需要职员陪伴和协助,难怪之前需要等待那么久,每个游戏都需要配戴一些,然后才能开始游戏,而且这里主要是体验,真的可以团队协作或者竞赛的也不多,不过也算是感受了一下VR对于大脑的刺激。
在回PANTAI CENANG的路上,偶然看到天边的晚霞,虽然只有在海天相连的一小片区域存在,却和几乎霸占了整个天空的灰色差异极大,自然非常显眼。
看罢晚霞,我们继续沿着沙滩向南前行,经过CENANG MALL之后,到达MAFIOSO STEAKHOUSE尝试一下在兰卡威的扒餐,感觉上做扒餐的厨师还是有水平的,羊架做得不差,搭配蘑菇汁和香草酱汁,更调口感。西冷似乎受限于牛肉本身的质量,没有做出能太好的突出牛扒口感。
第三天,一早打开窗帘,发现天气竟然如此美好,蓝天飘着朵朵白云,阳光照耀着白色的沙滩,在椰树和建筑造成的光影之间呈现,唯一在海天连接处的一片乌云也在慢慢消散。这样晴好的天气自然将大量来此度假的外国人吸引到各处躺椅之上,而我们则坐在面朝大海的餐厅,享受着海风与风扇形成的空气,喝着冷榨果汁和冰咖啡,看着人来人往,树影婆娑。
用过早餐的我们,今天需要更换酒店,稍微休息,寄存行李之后,趁着阳光正好,先走一下LAMAN PADI LANGKAWI,这个博物馆提供了一些和本地有关稻米业的图表、相片及器具等,在博物馆主体建筑的顶层有屋顶花园,分成数块地以种植芬芳的稻米,另外大片的土地都是一块块水田。
离开之后走走白天的PANTAI CENANG,从北到南,一直走在沙滩上,这里的沙含有很多的贝壳,所以并不幼细,如果是赤脚,可能走得还有点艰难,即便是海水漫过的地方,也充斥着贝壳,沙滩上还有很多沙蟹挖出来的小洞,越往南就越密集。海水的质量也一般,下水的游人基本都只是戏水的,浮潜的人很少见,估计因为太多海上活动设施在运作,水的清澈程度一般,还有点蓝绿色。所以我们就只是慢慢地在沙滩上走着,看着戏水玩浪的游人,直到沙滩的最南端。
这里有两座白色的建筑物架在海边,上面是名叫THE CLIFF RESTAURANT的酒吧餐厅。在这里可以北望整个PANTAI CENANG,自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我们坐在吧台边的高脚椅,喝着冷饮,躲避着午后最强烈的阳光,看着远近各种戏水的人们,一种惬意的人生。只是午后,乌云开始慢慢统治天际,一点点地侵蚀蓝天的位置,当我们闲坐到下午两点多,往回走时,日照已经不太强烈了。
为了感受一下兰卡威各种不一样的沙滩,我们从南部转到北部,体验一下位于TANJUNG RHU的FOUR SEASONS RESORT,这里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内,而且几乎将整个沙滩包围在内,整个度假村的自然环境无与伦比,特别是位于北部的VILLA彷佛藏在一片森林之中,我们住的房间虽然不是独立屋,但是基本没有房间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房前的草地,犹如自家的前庭花园。
入住手续之后,有员工载着我们对整个度假村的基本设施都走一遍,最后再对房间内设施介绍一边。我们在房间整理停当就开始发掘这座度假村,从我们的房间离主泳池很近,旁边就是酒吧,从酒吧步出沙滩,可惜这时的天色已经完全被乌云覆盖。即便如此,这里的沙也是肉眼可见的比PANTAI CENANG的沙细腻和洁白,走起来舒服很多,不过沙滩的坡度较大,虽然这里依旧是公众沙滩,可能因为相对偏远,游人稀少,偶尔才会遇上从房间走出的住客,除了偶然海面上经过的摩托艇,才明了这里也是属于公众的。我们沿着沙滩从酒店中央走到最北部,之后回到树林之中的度假村步道,再走到充满中东特色的入口,这时遇上一位热心的员工,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刚刚做导赏的员工遗漏的地方。
度假村的位置相对偏远,附近没有餐厅,我们选择了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IKAN IKAN,虎虾和鱼都很不错,虽然烤得略微过熟,特别是虎虾酱汁的味道实在诱人,我们居然直接将饱含椰奶香味的咖哩汁全部喝完了。
第四天,依旧是早上比较晴朗的天气,不知道是不是这里气候的特色,不过今天的云量相对较多,蓝天只在很少的一片天空存在。
作为顶级五星级酒店品牌的半自助早餐,选择的确更加丰富,想要一个早上就把自助区的食物都尝试过,不太可能实现。而点的主菜选择也不少,整体出品都不错,特别是摆盘,精致无比。还有很多当地特色的食物,例如不少椰子和芒果相关的饮品和甜品,最后连水果都是每一款都足够成熟可口。就餐区域没有墙壁,可以被海风吹拂,又不会被阳光照射,在这样的早上,即便没有空调作伴,也没有闷热的感觉。
继续游览一下度假村内的设施,偶然发现一个有两个玻璃塔式圆顶的建筑,进去才发现是这里的GEOPARK DISCOVERY CENTER,度假村所在地是一片红树林保护区,所以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和该保护区有关的信息。估计也是因为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松鼠到处可见,不时就会出现在墙头和树脚,甚至草地上都有看见过,不过猴子只在第一天导赏的时候看到过。
之后前往成人泳池,这里有一个特别的设计,用矮墙间隔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就成为私密的双人世界。两张躺椅,触手可达的泳池,无边泳池外是椰林树影包裹下的大海与沙滩,静静坐在躺椅上,听着泳池喷泉发出的流水声,沐浴着云层背后不算强烈的阳光,很容易就会入眠。 泳池的水算比较清澈,在泳镜下,全长50米的泳道几乎可以看清两端。游泳的,对比使用躺椅的,少很多,几乎每个隐私区域都被使用了,而在泳池中活动的,一直不超过三人。我们也分别游了小半个小时,更多的时间是在半睡半醒间的状态,享受自然的光与风的环抱,流连了近两个小时才舍得离开。
CHECK OUT后的时光,我们沿着TANJUNG RHU向南走出了度假村的范围,来到公众沙滩区域尝试了一下街边小店的味道。价格实惠,味道也不差,咖哩煮鱼的味道不错,鱼肉鲜嫩,咖哩汁拌饭很容易就吃下不少;炸鸡略微过熟,但是粉浆里面的鸡肉还控制得比较好,配上有鸡肉粒的炒饭也算可口,配备的酸甜辣酱,入口时没什么辣味,但是后劲不弱。
第五天早上起来,从窗外看到海和蓝天,在酒店楼下的SAN FRANCISCO COFFEE简单用完早餐,早上有套餐,食物加饮品有价格优惠,面包和卷饼里面都有卡夫奇妙酱,味道配合得不错。
早餐后到酒店顶楼的无边泳池,从这里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海,还能眺望到斜拉索跨海大桥JAMBATAN PULAU PINANG。不过正对面的PENANG PORT是一个货柜码头,这个面朝大海的景观因此比较失色,也可能因为如此,导致这里的海水都比较浑浊。
之后开始我们今天的GEORGE TOWN城市漫步,这片街区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步出酒店不远就是被号称银行街的BEACH STREET,这里从19世纪开始就是国际银行分行林立的区域,现在也是这里保留了最多英国殖民地风格建筑的地方,随便一个十字路口就彷如置身英伦的感觉,随便一个外廊就可以透出深邃的层次。
在这街道上偶遇名叫静思书轩的店铺,里面的书都和佛学有关,当你以为一切很沉闷,里面却藏着一个类似新派咖啡店的饮品店,禅意和静谧,可以在这里得到更现代的诠释。
沿着BEACH STREET向北可以通往海边,经过旧关仔角钟楼,这座钟楼建于1897年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在位60年,再往北就是康华利斯堡,这是GEORGE TOWN的开端,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租借槟岛,便开始建立这个城堡,扼守着槟威海峡,至今还保留着几座当年的青铜大炮。
转到海滨步道,就可以看到外海,不过即便在耀目的阳光协助下,这里的海依旧没有多少蓝色的呈现。
在海滨行走不远就可以看到一座白色的爱德华巴洛克式的两层建筑,CITY HALL,蓝天下的白色建筑总是更添壮丽。
转角遇上一家藏在旧式建筑内的STARBUCKS,既然阳光正在最强烈之时,我们也暂停脚步喝上一杯冷饮,这家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筑物室内外原来的装潢,也算另一种保护历史街区的方式。
稍事休息,继续街区的行走,穿过两个路口就可以看到ST. GEORGE'S CHURCH,这座建立于1818年的新古典风格式的白色建筑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圣公会教堂,可惜未能入内参观。
穿过LORONG STEWART和MUNTRI ST,这里有着很多依旧保持下铺上居的,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被称为店屋的骑楼,这些建筑大多在19世纪就已经存在,而且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使用方式,而不像广州残存的骑楼建筑群,大多出现在一战之后,而且很多已经被完全改变原来的使用方式。
到达被称为蓝屋的张弼士故居才发现,这座已经改建成精品酒店的历史建筑,不能随便进入参观,必须预约,只能在门外一睹风采,这是马来西亚现存最大的中式园林建筑,同时也隐藏着很多中西合璧的元素,而张弼士曾是南洋首富,也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
刚转入LEBUH CAMPBELL,就会看到万香饼家和多春茶室,两家都多年的华人老铺,却是有着不同的风格,万香已经完全装修一新,找不到多少传统中式饼店的样子,多春却是保存着旧有的路边摊状态。
走着走着已经是下午茶时间,距离伍秀泽海南鸡饭不远,便去一试,到达的时候说店员只有烧鸡,只剩下一点的白切鸡,我们都要了,价格实惠是最大的优点,鸡肉还是略微柴,而且我们都觉得烧鸡比较好吃,虽然白切鸡更快售罄。
后面巷子里的莫定标娘惹粿厂,也是传统店铺,买了一些糕点尝试,只能说不是我们喜欢的口感和味道,外观比较好看。
城区里面有很多私人开办的博物馆,我们看了其中一家UPSIDE DOWN MUSEUM,在职员协助下的拍照还是很有意思的,只是时间略少。汕头街夜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问题,下午时间并不热闹,在炎热的气候下,尝试一下冰凉的四果汤,还是不错的。
在LEBUH ARMENIAN和LEBUH ACHEH的街角藏着很多壁画和涂鸦,可以好好发掘一下,也是品味历史街区的一种方式。
步出海滨,就到了姓氏桥,这些其实是位于海上的桥状木屋区,我们只看了姓林桥和姓周桥。姓林桥,游人很少,也没有接待游人的店铺。姓周桥住户更多,也拥有更多游人,整条桥不乏店铺,桥尽头处是一座庙宇,外面的平台是一个可以远眺跨海大桥的好地方,吹着海风,聊着天,很多游人和我们一样就静坐于此,浑然不知已经到了这里结束营业的时间。
离开海滨,回到BEACH STREET,偶然遇上建于1908年的BEACH STREET FIRE AND RESCUE STATION,里面有一个小型博物馆,介绍槟城消防事业的发展,还遇上热情的消防员,允许我们参观消防车。
晚餐时分,TEM XIM CHARCOAL已经有不少食客,这家店铺用的火锅器具是和烤肉混合在一起的,类似于韩国烧烤和中国火锅的结合,与韩国烧烤的差别在于泰式火锅大多以传统的方式,使用木炭起火烹煮,而韩式烧烤则大多使用烧烤架,这家价格实惠,汤底清甜,通心菜和粉是可以免费续加的,饭后还有雪糕作为甜品。
第六天前往PENANG HILL,虽然还是工作日,前来的游人已经不少,山脚的缆车站已经有满满当当的游客在等待,缆车票除了一般的单双程,还有普通和快速之分,还可以通过官网网上买票,不过要提前一天,我们之前没留意到,只能现场买票。如果希望有更好的游览体验,还是要买快速票,当你可以通行无阻地进入缆车候车室,就会发现价值所在,普通票要等持快速票的游客上车之后占用了一半,才能开始上车,然而普通票等待的人是十倍以上,这条登山缆车是类似香港的山顶缆车,路轨在大部分位置只有一条,至少十分钟才能有一趟,难怪网上有人说普通票要等两个小时。
PENANG HILL从1788年开始就是当时还是租借槟岛的英国人高官栖身的地方,所以登山的途径一直在更新,从以前用苏门答腊小马到历经两条缆车铁路和四代电缆车系统。现在在用的缆车是2010年彻底更新的,斜度最大达到27.9度,从缆车山脚的站台看上去,已经能感受到这条铁路的坡度。
到达缆车的山顶站,步行不远,就可以看到山上保留着的殖民地时期的度假别墅,还有一些观景点可眺望GEORGE TOWN和槟威海峡的景色。
在山顶各处走走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很多小景点需要额外收费,对比之下PENANG HILL GALLERY EDGECLIFF的观景平台眺望GEORGE TOWN的景致最好,因为前方没有任何遮挡。经过山上的印度教寺庙和清真寺,就会看到THE GATE HOUSE,这是一个英式别墅的前门,不过里面的门房似乎已经荒废了。
临近中午,我们到DAVID BROWN'S RESTAURANT简单用餐,反而是喝了一扎的鲜橙汁,在炎热的地方,需要的更多是冰凉的水分。这家餐厅的位置很好,位于几乎山顶的最高处,不时有些山风袭来,有效降低炎热的温度,餐厅所在的平台也可以眺望到几个方向的景色。
当我们离开之时,在餐厅用餐区旁的树上发现了猴群,员工会实施驱赶,可能是为了防止骚扰到顾客。山上的猴子不少,我们看到了几个族群,不过据说这里的人们都不会喂食猴子,所以攻击人群的情况较少。
之后我们前往THE HABITAT PENANG HILL,这是一个热带雨林体验区域,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树顶漫步方式,其中一个360度的环形步道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PENANG HILL和槟威海峡的风光,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我们在山上流连了5个小时以上,原以为一切会结束得更早。
返回GEORGE TOWN,继续在城区中游走,每次走过曾经走过的路,似乎又还可以发现一点新鲜或者不同,我们也再次体验到槟城的道路对于行人很不友好,人行道,斑马线,都在很多街道欠奉。
我们步向EASTERN & ORIENTAL HOTEL,这家创立于1885年的酒店,是GEORGE TOWN区域内唯一一家海边酒店。
之后我们开始今晚的FOOD COURT之旅,先到了红园美食坊,整体食客不多,而且大多是游客。在这里尝试了炒粿条和煎蚝,两个都一般,优点是蛋都比较好吃,蛋香浓郁,炒粿条的虾不新鲜,煎蚝的蚝几乎找不到,也没有鲜味。
之后去CHULIA STREET NIGHT HAWKER STALLS,这个露天夜市就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一张空桌子都难以找到,而且油烟味太大太浓烈,我们只能无奈错过。最后到THE JETTY FOOD COURT,这里明显有更多的食客和本地居民,尝试了亚参叻沙,不同于咖哩叻沙,这款没有肉类配料,主要的味道来源于用鱼肉熬制的汤头和最后加的一勺虾膏。沙爹串配的沙爹酱很多很美味,不过肉串感觉不是现烤,热度不足,羊肉串比较好吃,有羊肉的脂肪。椰浆饭,饭中的椰浆味比较突出,炸鸡腿也做得火候正好,里面的肉不会过火,不过小鱼就太干了。这里的新鲜椰子也很划算,清甜多水,椰肉也香甜可口。
第七天,酒店旁边的W LIFE CAFE,今天意外地开得比较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活动,我们一早就被外面的装潢吸引,所以自然进去一试,作者面向街道的窗边,似乎有一种回到18-19世纪时光的感觉。食物的质量非常好,作为早餐太丰盛了,还有一小碗的蘑菇汤,无论是伴着面包或是直接饮用,都是美味,无论是牛角包还是帕尼尼,表面都做得很香脆。
今天天气一直很好,太阳几乎没有躲藏过。今天前往槟岛北海岸滨海地区,出发看海之前,先到THAI BUDDHIST TEMPLE和BURMESE BUDDHIST TEMPLATE,这两个都是佛教寺庙,但是泰国和缅甸的风格差异巨大,泰国佛寺相对更加金壁辉煌而且人流更多,不过两个佛寺都有很多的佛经故事图,还有详细的中英文介绍,我们稍微走马观花感受一下。
之后沿着JALAN BATU FERRINGHI一直向西行走,这是槟岛北海岸唯一的道路,路旁偶尔可以看到马六甲海峡的海水,可惜水质不算太好。虽然不是每一处海滨都可以令人愉悦,不过只要踏上沙滩,听着浪涛,吹着海风,闻到大海的味道,总是可以令人舒缓的,槟城北海岸也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即便只是在海岸公路行走也可以感到舒服。在TROPICAL SPICE GARDEN可以感受一下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系统,还有一些热带独有的香料可以看到本尊,游人不多,可以随意自由观赏,园内还有一个自助饮料站,有免费自取的用三种热带香料制成的茶水,可以解暑消渴,可惜蚊子太多,虽然一入园职员就会让你涂上香茅制作的驱蚊啫喱,还是会被一些蚊子叮咬。
之后前往ENTOPIA BY PENANG BUTTERFLY FARM,这是一个用模拟生态园概念构建的景点,整个园区内可以体验蝴蝶在身边飞舞,还有一些花果放在地面,用于吸引蝴蝶,不时有不同品种的蝴蝶会停在游人身上或者手上,我们也不时追着蝴蝶拍照,从园内还可以了解到蝴蝶的生活习性和品种,还有一些其他昆虫和两栖动物可以观赏,虽然看起来一个不大的地方,走走看看也近两个小时。
离开的路上,司机推荐了一个相熟的水果摊,让我们在不是槟城榴莲成熟的时节,吃上了两款马来西亚榴莲,我们先试一个马来西亚本土的,果肉颜色比较淡,香味一般,核比较大,但是肉质清甜而且丝滑,再试了一个猫山王,果肉颜色金黄,香气浓郁,展示给自己核薄,肉质甘甜,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太甜了些。
回程路上,我们走了一下BATU FERRINGHI BEACH,这个是槟岛北海岸最好的沙滩,所以基本被各大酒店占据了,不过沙滩是属于公众的,不是酒店住客也可以进入。这里的沙比LANGKAWI的细小,含贝壳成分不多,沙滩也比较平整,坡度平缓,沙滩很长,吸引了很多游人在这里戏水和晒太阳。
最后我们前往MASJID DAERAH TIMUR LAUT (MASJID TERAPUNG),这是一座建在海边的清真寺,有着蓝色的圆顶,宛如漂浮在水上,门口的保安主动提供长袍给女士,让她们可以入内参观。
晚餐时光,我们选择了出品娘惹融合菜的餐厅JAWI HOUSE CAFE GALLERY,用餐前先到了楼上参观,虽然楼上现在已经居所,但是还是可以从陈设和布局看出一些当时下铺上居的风格。改良版的椰浆饭,配合充满椰奶的咖哩,味道很出色,羊肉口感不错,不过肉质太厚,咖哩味道未能完全透入肉内。不过牛肉就一般了,咖哩味道还是很好,但是肉质太老。
第八天一早起来去试试槟岛的广式茶楼,这里很多茶楼只从早上营业到午后,所以真的是饮早茶。槟岛茶楼有不少,我们选了路经数次的榕槟茶楼,这家拥有40年历史的,2021年才迁到LEBUH KIMBERLEY的一间老房子,内部看起来还很新,装修风格有点像旧式香港茶餐厅,所有点心还是要顾客在店铺中央的柜台现点现取,不是现在流行的现点现做的方式,看到一个个迭起来的蒸笼和里面的各式点心,似乎会勾起人们更大的食欲,我们就点了好多款点心,想尽可能尝试不同款式。鲜虾肠粉的粉浆一般,沾性较高,不过搭配上XO酱,却有一种独特的体验。虾饺皮不算爽口,不过虾仁是清爽的。凤爪味道没有被酱汁盖过,保持广式点心的口感。蛋挞的酥皮有点太焦了,以至于吃起来有略微焦苦味。烧卖,保持传统,只用猪肉和虾子,没有现在各种添加,保留了猪肉馅带出来的甜味。芋泥酥算是比较少有的点心,而且内馅并不是完全是芋泥,里面还是有一些芋头粒的。大包是最惊喜的,鸡肉内馅将鸡汁完全融入了蒸包表皮之中。另外这里的茶也不错,菊普可以感受到两者带来各自的香气和味道,普洱茶可以看到碎茶叶而不是很多广式茶楼为了控制成本采用的茶叶梗。我们停留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基本没有空闲的桌子,顾客也并非都是游客。
利用最后的时间走在GEORGE TOWN的街头,再次遇上ST. GEORGE'S CHURCH,正好在进行圣诞日崇拜,作为游人,进去听听圣歌感受一下圣诞气氛也是不错。
从BUTTERWORTH到达KL SENTRAL需要4小时15分钟的火车运行时间,可以感受一下马来西亚的电气化列车。BUSINESS CLASS有每个座位自己的电视屏和更宽的座位宽度和间隔空间,还有丰富的餐点提供,虽然味道一般。
到达吉隆坡的第一印象是人多,无论是轻轨LRT站还是购物中心SURIA KLCC,甚至连公园KLCC PARK和天桥PINTASAN SALOMA也是人满为患,而且人流是持续的,从我们下午到达到晚上10点多,人潮似乎都未散去多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日,人潮中除了游人,应该还是有不少本地人。KLCC PARK是拍摄全球最高的双子塔建筑PETRONAS TWIN TOWER最理想的地方,配合人工湖形成的倒影,很是壮观,白天和夜晚,景致也是不一样的,晚上搭配其建筑白色的灯光,更加凸显其高耸。
我们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拍个照,就离开前往餐厅了,这里聚集的人实在太多。幸运地在1919 RESTAURANT KL找到座位,这家娘惹风格的餐厅,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人气,自然源于其良好的出品。招牌豆腐,上菜时有被惊艳到了,在外皮包裹下的豆腐非常香滑。炸茄子,味道也不错,刚入口有炸薯条的香脆,粉浆内还是可以吃到茄子的味道。苏东就是鱿鱼,奶油脆皮苏东,包裹的粉浆提供了足够的调味,不需要沙爹酱添加味道。京都洋葱鸡,初吃的味道类似京都骨,做法也类似,鸡肉的味道几乎没有了。这里的白咖啡不错,不会太甜导致咖啡本身的味道都失去了。
饭后我们前往网红天桥PINTASAN SALOMA,这座天桥的上盖造型特别配合变换的灯光,和PETRONAS TWIN TOWER,自然成为了游人打卡的热点。
之后再回到KLCC PARK,看一下亮灯后的PETRONAS TWIN TOWER。
第九天临近中午才出门,尝试一下GOKL的免费巴士,结果真心被吉隆坡的繁忙交通征服了,从KLCC到BUKIT BINTANG的第一程虽然缓慢,最终还是到达了,不过这里的车已经塞得水泄不通。
第二程,好不容易见到车,居然因为无法靠站,飞站了。等车等得不耐烦,惟有先找吃的,偶遇十号胡同,据说因为当时开在LOT 10,所以就叫十号胡同,是马来西亚第一家将遍布马来西亚巴士,从各地的著名华人老字号集合至一地的美食中心,马来西亚作为伊斯兰教国家,大部分美食中心都需要符合清真认证,但是这里全部是大量使用猪油和猪肉的华人餐厅,所以当年开业应该也造成了不少话题,我们只尝试了几样,炒粿条感觉粉比较碎,而且太湿,不过整体味道还不错,看着厨师用铁镬现炒,都能感受到那种大排档的镬气。福建虾面的,辣椒汤底将虾的鲜味盖过了,不过油面和米粉搭配的口感还不错。咖央角比较失望,吃不出半点咖央酱的味道。
午饭之后,路面依旧水泄不通,只能换乘MRT前往PASAR SENI开始今天的行走。CENTRAL MARKET,始建于1888年,曾经的街市已经完全变成各种特色小铺,不过昔日的一些特色还有所保留,而旁边的KASTURI WALK,有个马来西亚大风筝造型的上盖。
不远就是PETALING STREET,其实就是吉隆坡的CHINA TOWN,不过今日主街道已经成为了各种小铺摆摊的地方,除了一些华人老字号和街头的中式牌坊,差不多都没法辨别这里和其他路边摊贩的区别。
在马来西亚经常会有SIR MAHARIAMMAN TEMPLE之类的印度寺庙和关帝庙之类的中式庙宇隔街相对的情况,马来西亚算是各种种族和宗教融合得比较好的地区。这条路上还有一家售卖美味的榴莲泡芙的开心小食店。
在前往MERDEKA SQUARE的桥上可以看到位于GOMBAK RIVER和KLANG RIVER交汇处的JAMEK MOSQUE,这座吉隆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建成于1909年。
MERDEKA SQUARE有着一片广阔的绿地供游人嬉戏,绿地旁边的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这座建成于1897年的建筑,拥有高大的钟楼和铜制的圆顶,是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办公场所。
之后我们参观了广场旁边的KL CITY GALLERY,这个免费的展厅里面有一些记录了吉隆坡历史的画面,还有很多特色建筑的模型。
之后继续向南走不远,就可以看到NATIONAL MOSQUE,这座占地面积广阔的建筑是马来西亚独立之后建做的,有别于大部分清真寺,其采用尖顶设计而不是圆顶。
斜对面就是KUALA LUMPUR RAILWAY STATION,这座建于1910年的东西建筑风格混合的火车站,绝大部份车站功能已被距离不远的KUALA LUMPUR SENTRAL取代了,现在看起来似乎只剩下残旧的外壳。继续向南就是NATIONAL MUSEUM,其主建筑有着马来西亚建筑特色的大斜度屋顶,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临近闭馆时间。
转到不远NU SENTRAL,休息一下行走了大半天的双腿,这座位于KUALA LUMPUR SENTRAL旁边的购物中心,并不繁忙,游荡起来比较舒适。结束今天的行程,我们再试试GOKL的免费巴士,从PASAR SENI前往BUKIT BINTANG附近的JALAN ALOR FOOD STREET,入夜的BUKIT BINTANG,依旧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到达食街,更是接踵摩肩,好不容易随着人潮来到街尾的黄亚华小食店,幸运地找到刚刚有人离开的位置。沙爹串,肉质偏硬,不过沙爹酱很美味。烧鸡翅,烧烤带来的香味配合着还留有肉汁的鸡肉,的确好吃。马拉盏炒菜胆,等了很久的一个菜,发现周围在等的也都是有点炒青菜的,不过味道很不错。
等我们吃完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以为会人流减少了,结果离开餐厅回到街上依旧还有很多人才刚刚坐下,热门的店铺依旧是高朋满座,回到BUKIT BINTANG,堵车情况并没有半点减少,灯火通明的街道令人无法相信这是晚上十一点的时光。
继续午后才出发本次旅途第十天的行程,这几天的吉隆坡都是天灰灰的,阳光和蓝天只有很偶然地露个面。中午才移步到今天要入住的酒店,虽然都在KLCC PARK附近,不能不说对比之下IMPIANA KLCC HOTEL的维护实在太差,酒店大堂会算有星级酒店的感觉,刚进入房间就闻到一股久未使用的味道,另外洗手间也有漏水的情况。
先在KL CONVENTION CENTER的FOOD COUNT吃个午餐,FUEL SHACK的汉堡的肉饼做得非常美味多汁,而且有比较少有的羊肉汉堡,不过面包做得一般,烘培不足,没有香脆松软的口感,炸薯条就中规中矩。午饭后,前往昨天错过的NATIONAL MUSEUM,途中偶遇暂时闭馆的NATIONAL PLANETARIUM,建筑物主体前有一段蓝色楼梯级配合白色扶手,建筑物主体的白色墙体和蓝色圆顶,更显美丽。
穿越一条楼梯,便可以到达NATIONAL MUSEUM,对比马来西亚其他地方的门票,这里简直是地板价。这里展示了马来西亚不同时代的变革和相关文物,共有4个展览室,展出马来西亚历史和经济史料、马来风俗民情、当地持有的热带植物和动物模型等。毕竟马来西亚的立国历史不长,所拥有可以呈现的东西不多,走马观花不一会就可以看完,也算对马来西亚多了一点认识,博物馆内的内容一直很强调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种族的融合共存。
接着我们乘坐了一圈的KL HOP-ON HOP-OFF观光巴士,将吉隆坡主要的景点再看一遍,虽然我们走过了大部分的地方,不过可以借用此外观一下金壁辉煌的NATIONAL PALACE,车观一下城市绿洲的PERDANA BOTANICAL GARDEN,感受一下仍以旧式店屋为主的CHOW KIT区,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不过以此作为离开这座多元化城市之前的回顾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最后的购物时光,当然停留在BUKIT BINTANG区域,晚餐尝试了NASI AYAM HAINAN CHEE MENG,白切鸡下午已经售罄,只剩下烧鸡,烧鸡没有太多香味,鸡肉也有点太老,不过配合酱汁会好吃一点。干炒茄子,比较惊喜,菜上桌的时候担心茄子是炸的,不过吃起来又还是富含有茄子的水分和口感。咸鱼炒芥兰,份量比较少,不过两种味道搭配不错,青菜的清甜和咸鱼碎的浓郁相互成就。
余下的时光都在BUKIT BINTANG的购物中心流连,发现街道上的人潮和单一店铺的人气可能并不能惠及所有店铺。LOT10的DON DON DONKI的高人气,并不会蔓延到同一购物中心内的ISETAN。行人隧道一头的PAVILION超高人气,以及门口GOKL车站的拥挤人群并不能给FAHRENHEIT 88带来多少流量。SUNGAI WANG PLAZA地面楼层人流稀少,楼下的超市却是排着长队等待结账。
烟火气在这里的夜市延续着重生着。